2024年國產 全新一代寶馬5系全球首秀?

   5月24日,全新一代寶馬5系(G60)、寶馬i5(參數|詢價)(G60 BEV)首次亮相。全新寶馬5系定於今年夏季在寶馬集團丁格芬工廠開始投產,並於今年10月份開始陸續在全球上市。根據規劃,國產全新5系長軸距版(G68)將於明年1月投產;同時寶馬還將於明年春季首次推出純電動寶馬i5旅行車(G61 BEV);在2025年左右,全新M5轎車(G90)將首發亮相,並且令人期待的M5 Touring(G99)也將會出現在產品陣容中。

  全新寶馬5系的外觀延續瞭運動美學的設計風格,前臉相比於現款寶馬5系要更加的硬朗,看起來動感而有力。新車將配備作為寶馬品牌最新設計的環形光耀格柵和回旋鏢式日間行車燈,但沒有使用寶馬7系的巨型“大鼻孔”設計,整體造型相對比較克制。前發動機艙蓋上隆起的四條筋線也讓車頭看上去更具運動氣質。

  與車門齊平的半隱藏式車門把手,扁平化設計的車頂天線使寶馬5系側面看起來更加平滑,後車門標志性的“霍氏拐角”與C柱融為一體,這一思路在現款寶馬3系及7系上都有所體現,寶馬在黑色飾板上還加入瞭數字“5”的細節,獨特性不言自明。而協調且近乎完美的車身比例是標準軸距5系一貫的優勢。

  尾部明顯變化在於燈組,它采用瞭簡潔的橫向線條,視覺效果更纖細精致,並且重新對罩殼進行設計以在型面上更貼合整車造型。此外,新車加入瞭尾部擴散器樣式的黑色包圍,看上去非常厚實且運動化。

  內飾同樣采用最新的傢族式風格,包括12.3英寸儀表+14.9英寸中控屏的連屏設計,新樣式的運動方向盤等。新車將會配備iDrive 8.5系統,智能化方面進一步提升。iDrive 8.5是基於Linux系統開發而來,新系統引入巧控浮窗(QuickSelect)設計,用以改進菜單結構,令駕駛員能夠快速、便捷地訪問設定的常用功能。同時寶馬在功能的入口邏輯上也進行瞭優化,應用程序、車輛設置的入口更加直觀。菜單上的應用程序還可以根據用戶的使用習慣和偏好自行調整。

  值得一提的是,全新5系推出瞭全新自動駕駛輔助系統Pro,初期將在美國、加拿大和德國開放,集成高速公路輔助功能(Highway Assistant),即(低速)跟車的車速限制將從60km/h以內提升至130km/h以內,系統將負責車距和車道控制等,駕駛者可以把雙手放在舒適的位置,並持續關註道路及交通情況。

  此外還新增瞭創新功能——人眼激活控制的自動變道功能。交通狀況允許時,駕駛者隻需要看向外後視鏡,就能讓車輛開始完成自動變道操作,這會涉及必要的車速調整和轉向,而車速限制為130km/h以內。

  動力方面,寶馬5系繼續提供燃油版和插電混動版,其中燃油版將會搭載2.0T和3.0T發動機,插電混動版預計會有530e、545e和550e等多種版本。國內預計繼續提供525Li和530Li兩款動力規格,對應2.0T四缸的標準功率和高功率。

  1972年,第一代寶馬5系(E12)在法蘭克福車展中正式亮相,其采用瞭全新的“5-Series”命名方式(繼寶馬700、寶馬Neue Klasse、寶馬New Six、寶馬CS之後的第5個新轎車車系),車尾標識中的“5”代表其車系,後兩位數字則代表發動機排量,最後一個字母代表動力形式,例如520i的“i”表示其發動機裝備瞭燃油噴射系統。5系是第一款啟用“數字+系列(Series)”命名方式的寶馬,在此之前,寶馬車型名稱是比較復雜的,它的誕生也開啟瞭寶馬一個嶄新的經典設計時代。

  為瞭滿足消費者對運動版車型的需求,寶馬開始推出針對第一代5系轎車的特殊升級服務。最後,寶馬索性在1980年推出瞭官方運動版寶馬5系——M535i,其裝備瞭三輻運動方向盤、RECARO運動座椅和BBS生產的14英寸合金輪圈等諸多專屬配置,搭載代號M30B35的3.5升直列六缸自然吸氣燃油噴射發動機,最大功率218馬力(160kW)/5200rpm,最大扭矩310N·m/4000rpm,搭配5速手動變速箱,其最高時速為222km/h,0-100km/h加速時間7.5秒。1972年至1984年間,第一代寶馬5系共生產瞭699094臺,作為新車系的第一款車型,寶馬5系(E12)無論銷量還是市場認可度都獲得瞭巨大的成功。

  1981年,第二代寶馬5系(E28)攜帶更具力量感的前鼻和車尾問世,雙腎進氣格柵首次得以分離,遠光燈和行車燈采用直徑不同的圓形大燈,視覺印象更為豐滿。盡管車身尺寸和第一代近似,但運動風格卻更為強烈,其動力選擇范圍從90馬力到184馬力,再擴展到寶馬傢族的首款柴油版轎車——524td,2.4升直六缸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可最大輸出115匹馬力。

  讓第一代寶馬5系出盡風頭的M535i車型於1985年出現在瞭第二代的產品目錄中,7個月之後,一款完全由寶馬運動部門基於寶馬5系(E28)打造的M5正式推出,寶馬決定在歐洲市場限量發售500臺M5(E28),但此後接到的訂單數量遠超寶馬的預期,達到原定數量的4倍之多。1981至1988年間,第二代寶馬5系共生產瞭722328臺,如此輝煌的成績為下一代車型的研發奠定瞭堅實的基礎。

  1988年,第三代寶馬5系(E34)正式與公眾見面,前臉造型還是那四圓頭燈和雙腎格柵的“黃金組合”,但設計師在進氣格柵面積整體縮小的同時將“雙腎”刻意放大並用與車身同色的裝飾將其包裹在其中。這一代5系不僅在外觀上表現出巴伐利亞式的硬朗肌肉感,而多達十一款發動機的動力選擇更是令人生畏。這些發動機動力從518i的113馬力,跨越至M5強悍的340馬力。

  1991年,第三代寶馬5系開始提供旅行版轎車,行李箱蓋上可單獨打開的後車窗被譽為點睛之筆。基於第三代寶馬5系打造的一款混合動力概念車也於1994年亮相。值得一提的是,1991年,隨著一輛518i在天津港卸船落地,寶馬正式進入中國消費者的視野。1988至1996年間,第三代寶馬5系共生產瞭1333412臺,這一數字幾乎是上一代寶馬5系兩倍,5系車型的地位進而推至新的高度。

  1992年,寶馬迎來瞭劃時代的設計總監——來自美國的克裡斯·班戈。“汽車不隻是交通工具或工業產品,更代表瞭品牌和用戶的個性。”克裡斯·班戈著名的職業格言於1995年得以驗證。1995年,第四代寶馬5系(E39)發佈,它是班戈設計的首款寶馬車型。他為5系標志性的兩個圓形頭燈設計瞭燈罩,並於2000年升級瞭日間行車燈環的“天使眼”設計,與雙腎進氣格柵一起成為日後令人難忘的寶馬傢族元素。1995至2004年間,第四代寶馬5系全球累計共150多萬臺的銷量,足以證明班戈對5系設計風格轉變所帶來的巨大成就。

  時間來到2003年,第五代寶馬5系(E60)發佈,班戈繼續發揮著自己超前的設計思路,但相比於上一代,E60的外觀設計帶來的是鋪天蓋地的質疑。它那標示性的“鼻孔”成為5系有史以來最大號的雙腎進氣格柵,並且已從曾經的矩形變得越來越圓潤。而帶有“天使眼”的前大燈也一改往日較為傳統的樣式,上揚的燈眉和不規則形狀的大燈讓忠實的寶馬粉絲們一時難以接受。難道5系已經迷失方向瞭嗎?任何問題都能被時間所化解,時至今日,再次審視其造型設計時你會發現,它仍然不過時。

  而這一代的寶馬M5搭載瞭寶馬具有裡程碑式意義的5.0升V10自然吸氣發動機(S85B50A),最大功率507馬力(373kW)/7750rpm,最大扭矩520N·m/6100rpm,與發動機匹配的是7速SMG變速箱,電子限速下最高時速250km/h,解除限速後可達315km/h,0-100km/h加速時間4.7秒。同時在2003年3月,華晨寶馬正式成立並於同年7月正式投產國產寶馬5系轎車。並於2006年底專門為中國市場打造寶馬5系Li長軸距版車型,在乘坐空間、功能裝備方面成功樹立瞭新的基準。截止2010年停產,第五代寶馬5系共售出瞭超過140萬輛。

  2009年,克裡斯·班戈突然宣佈辭去自己寶馬設計總監的職務,而1992年與他一同進入寶馬集團的荷蘭人阿德裡安·范·霍伊敦克(Adrian Van Hooydonk)則接替瞭他的職位。2010年,第六代寶馬5系(F10)正式發佈,新一代5系在大膽顛覆瞭班戈時代的設計之後獲得瞭難以置信的一片好評。遺憾的是,這一代寶馬M5不再沿用上一代M5(E60)那5.0升V10自然吸氣發動機,而是應用瞭X5 M和X6 M上那臺代號S63B44的4.4升V8雙渦輪增壓發動機。

  進入高效渦輪時代與互聯時代的寶馬5系,於2012年在國內率先推出瞭互聯駕駛系統和服務,並搭載具有行人識別功能的BMW夜視系統、盲點警示系統、全景攝像機等智能化的輔助功能。第六代寶馬5系(F10)的衍生車型,除瞭M5(F10)、5系(F10)標準軸距車型與旅行版(F10)車型采用進口方式在國內銷售之外,5系GT(F07)也被一同引入國內。最終第六代寶馬5系的全球總銷量超過瞭220萬輛。

  第七代寶馬5系(G30)於2017年1月開幕的北美車展正式發佈,同年4月上海車展國產版亮相。據乘聯會統計,2022年寶馬5系在國內售出171142輛,即便到瞭產品生命周期末期,5系都是中國市場銷量最好的寶馬,更是國內最暢銷的豪華品牌轎車。如果您想瞭解寶馬5系(E12至F10)更多車系歷史信息,請點擊《41年從傳統到創新 寶馬5系歷史回顧》。

●全文總結


  寶馬5系自1972年問世以來已更迭8代車型,全球累計交付近千萬輛,可以說是豪華中大型車領域裡的“常青樹”,同樣也是寶馬品牌最成功的車型之一。接近寶馬7系水平的乘坐舒適性和寶馬3系水平的運動敏捷性;剛勁有力的動感外觀,繼續將運動美學發揚光大;體貼入微的豪華舒適、豐富齊全的科技配置,第八代寶馬5系又一次攜誠意和實力而來。更讓人興奮的是,寶馬5系的老對手奔馳E級也將在今年迎來換代,他們的世紀之戰再度拉開新的歷史篇章,二者你pick誰呢?歡迎在評論區討論。

分享你的喜愛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